康康跑“两会”全程回顾

 
  曾经听过一句话,跑两会是对一个记者的最高考验之一。

  曾经最佩服的就是看央视首席记者任永蔚能够在一大堆代表和委员中迅速认出谁是谁,然后逮住最好的时机第一个冲上前提问,还有CCTV9在07年的NPC—CPPCC报道组中冯锦超和韩斌用一口帅气漂亮的英语播报会议实况时那种思维的流畅。。。

  于是,我总会YY,如果是自己,在这么重大的即时性时政报道面前,我能handle么?

  然后,曾经的YY变成了现实!我居然要亲身进入“两会”一线报道的记者阵营了,当然激动,当然紧张,但我心里更多的却是一种“大仗”当前摩拳擦掌的亢奋感,因为那种高度紧张高度投入的状态有时也会令人迷恋。

Day 1: “两会”首日 体验两种热度

  热度一:空调真的很热

  虽然从家中出来时我被冰凉的冷风吹地睁不开眼睛,但是一进饭店大厅,就觉得浑身暖和,和小米碰头后,我们“叮铃咣啷”背了各色器材在大厅穿梭来去,更是热。小米成功守到第一位报道的委员后,我立马发了短信快讯回去,随后我们在大厅摆开“阵势”,通过笔记本将照片也传了回去。可谁知,就在这去去回回之间,竟然错过了两位农民委员!在守了20分钟没等来第三位的情况下,小米决定直接去房间采访第一位,而我也已经摸清对方房间号,于是以迅雷..之势“收摊”赶往委员房间,采访很顺利,之后我们回到“根据地”,小米视频,我写稿,很快就搞定了。这种速度感是在让人觉得舒爽,尽管这时我们才觉得已经被房间的空调“烘”的冒汗了。

  下午会议中心的现场比房间还热,加上小米被“拦截”在外后我心中添加地一丝紧张气氛,外套拖了我还是照样“滋”汗,果子头上更是“飚”出了汗珠。现场视频和一些联络还相对比较顺利,只是中午在房间策划和预约好的两位委员约请上出现些问题,本想在会议中就采访完他们开始写议题类稿子的,但是两人都表示只有会后才有时间。

  晚饭后,顺利约到了两位委员,房间的空调照样是热,我忙着思考和记录,也没来得及脱衣服,汗N朵。

  热度二:采访工作令我澎湃

  能这么快就有采访“两会”的机会我觉得幸运。从“守逮”委员到迅速成稿发稿,从看到各个委员陆续到达到碰上媒体同仁聚集采访,那么自然地就热血澎湃了。

  下午因为自己有独立的两个采访任务,我在配合果子、蒋老师做现场的同时,脑子一直在不停地思考该如何展开采访,这种大脑的高速运转状态让我头部有了一种充血的热度。

  晚上和两位委员,尤其是和毛昌宁委员的谈话,更让我觉得心头很热,他谦和的态度,儒雅的谈吐,颇深的见地都让我十分佩服,尤其为了和我把问题谈地深入一些,他还放弃了观看电影的机会,我特别感动。正题谈得差不多的时候,又和我聊了些轻松的话题,居然发现他还认识不少我中学时候的老师。会面结束后,我整个心里都是暖融融的,这个良好的开头让我对下面的委员单独采访多了几分信心,少了几分焦虑。

  此外,一整天和同事们的亲密而愉快的合作让我暖心,两顿丰盛的饭菜让我暖胃。 

  总之,我很暖,我喜欢这种热度,keep going~~~

 Day 3: 1+1>>2

  这两天的采访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虽然有时会忙中出乱,例如器材协调出了问题,采访嘉宾没有拍照,但随着整个团队对于会议内容和采访节奏上达到了更深一层的“进入”状态,我们的工作也开展的更顺畅起来。

  昨天和今天我主要都是和小米合作,进行政协那边的观点访谈性视频新闻的制作,以及人大开幕时的一些现场报道。
 
  “>>”在数学符号中表示“远远大于”的意思,我觉得用在这里实在能精准地表达出我对团队合作带来力量的极大惊叹。这两天我和小米一共合作了8个视频图文新闻,尤其是今天,“关于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专题讨论会上众多来自企业界、学术界以及海外特邀的众多委员激烈和精彩的观点碰撞让我们完全不能也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这样一来,视频、图片、文字三方面的内容量上就对我们形成了较大的压力,但小米对设备的娴熟操作和对整体采访进程的合理掌控让我大大增强了信心,“既然要干,就大大地干一场!”我记录下了几乎每个发言者的主要观点,并同时抽空给他们拍照,小米则负责视频的拍摄,我们在穿梭的同时还得和一套二套人高马大的摄像们抢占有利地形,不容易呐~~专题会结束后,我们俩就泡在了房间,最后经过挑选,一共完成了六个视频+图片+文字稿的新闻。

   如果这一切都由一个人来做,或者几个人没有统一的目标和默契的合作,我想这样的任务都是无法完成的,在今天的工作里,和小米在两点上观点相同:1.我们的对手是自己,要和自己比。2.也许新闻网来拍了一圈后就离开速度上会比我们快,可是对于今天这样的会议内容,我们还是应当突出其观点性,仔细整理并提炼观点才能成就质量。唯一美中不足的的是,小米在视频制作上的速度很快,如果我的文字能配合的更快一些,那就更好啦。

   手脚与大脑一刻不停的工作状态虽然辛苦,但谁说这没有给我带来快乐和成长呢,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从会场回到房间写稿时和同事们一起谈论工作,或者互相调侃,尽管床上桌上横七八竖地堆满了衣服、材料、笔记本,地上“纵横八达”铺满了各种数据线、网线、电线, 但整个房间充满了令人温暖和陶醉的一种空气。

 Day 4: 分身无法 多面有术

  今天政协结束了。能分到跑政协,我认为自己还是幸运的,因为政协的人多是企业界、学术界、经济界人士,他们技能专业,思想独特,关键一点,就是敢说。这使得采访政协似乎比他们人大“好玩”得多。

  闭幕式现场,我在大厅忙,有人拍拍我的肩:“小康记者,又在忙了啊!”一回头,原来是毛昌宁委员,心里顿时很感动,我何德何能,可以让别人记住我并且还给予关怀。后来王小林委员也对我点头微笑,真是觉得没白白采访他们啊。

  这几天,图片,文字,视频,所有的媒体表现手法全都用上了,虽然我们无法分身,却个个成了多面手。高度集中的忙碌和紧张中人不会觉得疲劳,可是一停下来,立刻觉得精疲力尽,但精神上还是不敢放松,在回家的路上,心中竟还生出一丝因即将“撤战”而生出的惆怅。

 Day 5:“两会”是你们的 也是我的

   “两会”结束了。我一直在想,这样宝贵的采访经历给我带来了什么,除了新闻业务能力的提升之外,还有什么变化?躺了很久,回忆着这五天来的点点滴滴,我渐渐找到了这个变化,那就是,我从“两会”的“外面”走到了“里面”。

   曾经,政协、人大、提案、议案,这些词汇大概只会出现在我的教科书里、电视里、广播里,然而整整五天的深入采访之后,恍然发现,在融入过那些程序和思想中后,“两会”已经实实在在地从抽象变得具体。

   曾经,总会愤青地评价这些会议是徒有空壳和过场的政治年度秀场,然而在亲身参与了委员和代表们的小组讨论、专题座谈后,在一对一地和那些被访者们敞开心扉交流之后,才发现自己曾经是那样武断和幼稚,政协委员们大都来自企业界、学术界等各行各业,他们对经济、社会问题并没有“空对空”的打“口水牌”,而是一针见血,提出的建议也都十分中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我的老师,丰富的阅历和专业的视角让经历浅薄的我“醍醐灌顶”。报道会议的过程也成了一个学习的过程,除了在业务上受到了极大的锻炼,在视野和思想上也有了开阔。另外,创意经济的一次采访,让我和毛昌宁委员成了朋友(至少我是这样感觉的),能在这样的会议上交上这样的朋友,真是再幸运不过。 

   再曾经,虽然也会因为所谓的“正义感”常常发出“关心民生疾苦”的声音,可是我又何曾真正将自己置身于市井民生的冷暖中,还不是“正义”过了又回到自己“小资产阶级”的曲高和寡里,然而在这一次会议上,且不说领导们那些漂亮的承诺是否能够真的兑现,单单是代表和委员们那种真心实意代表民情民意出谋划策的态度和努力,如21年的老代表周国忠执着地多次提交了有关公交的议案,这就足够让我在感动的同时又深深汗颜,扪心自问,身为一个有着5年党龄的党员,我有时刻将关心社会、关心民情的责任放在肩上么?这次采访两会,不仅让我体验着一个记者的角色,更让我体验着一个社会公民、一个党员的角色,虽然我没有资格递交提案议案,但是也许我真的可以通过自己的一些微小力量来间接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两会”在我们的文字、相机、摄像机下走过了五天,但在我心里恐怕会一直走下去了,这个“两会”不再只是代表和委员们的,也是我的。

PS其他:当然,在这几天中,也看到了许多许多令人质疑、反感却有无可奈何的事情:
1。比如亲身体验全程后推断会议成本竟是如此之高
2。比如那些“上访者”就这样被弄消失了。。(有两个留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大叔竟然带了话筒在大会堂前马路上唱起了山歌,一位阿婆胸前挂了牌子写上了自己的冤屈。。。)心酸啊,可我能怎样?
3。比如。。。。。

  Anyway, “两会”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永远忘不了的。突然很想用邵前辈的一句话做结:“余百无一嗜,惟对新闻事业有非常兴趣,愿终身以之。”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3 Responses to 康康跑“两会”全程回顾

  1. hu says:

    感觉你现在生活很充实。虽然忙。但乐在其中。

  2. shi says:

    把自己兴趣作为工作多么快乐啊….I believe most of your dreams, they just faded away over time. not this one

  3. Andy says:

    恭喜,进入记者的状态了另外,如果想和上访者多多接触,可以来市政府大门口,呵呵ps:上访者未必都是你所认为的弱势群体

Leave a comment